〔摘 要〕針對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質量和創新水平遠不及發達國家的現狀,與行業相關的包括政策層面、研發生產層面以及醫療機構等層面都清晰地認識到:只有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才能使中國的醫療器械質量監管改革落到實處?!?017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BME2017)”的《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與監管》分論壇特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學工程處的薛昕昀工程師代表許鋒副主任就醫用耗材的信息化建設進行了實例分析。
第三演講嘉賓許鋒的代表薛昕昀正在作報告
根據Evaluate MedTech的統計,2015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3903億美元,2011—2015年復合增長率為1.9%,而我國醫療器械2015年市場總規模約為3080億元,2010-2015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17.01%,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增速高于全球增速。特別是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增加和醫保、新農合政策的廣泛推進,醫院就醫人數逐年上升,醫用耗材的用量也隨之增加,醫用耗材管理工作難度加大。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門急診量每年呈10%~20%的增長,醫用耗材的使用量每年遞增,人工關節、支架、球囊等高值耗材的使用量較大。不僅如此,隨著醫改的實施,從今年4月8日起,北京市3600多家醫療服務機構取消了藥品加成、設立了醫事服務費、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分級診療。對于醫療機構來說,在保證醫療工作的同時,希望能及時使用到合法、安全、有效、適宜的醫用耗材,并且在此基礎上實現患者費用合理,醫院成本效益合理,形成一個共贏的局面,這就需要對醫用耗材的合理管理。
引入醫用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 完善供應鏈管理
醫用耗材的管理可分為三個梯度:首先要符合國家和醫院管理部門的規章制度;還要完成供應鏈的管理以保證各個環節運行安全有效;最后要從衛生技術評估層面分析醫用耗材的合理使用度。由此可見,供應鏈的管理在整個醫用耗材的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院植入類耗材使用量大,而庫房面積有限,為了提高耗材周轉率,在2000年上線了醫用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為了實現對于植入耗材使用信息的實時動態追溯,我們對各供應商條碼的使用、耗材出入庫流轉等環節作出了規范整改。在此僅以骨科為例。我院骨科耗材在條碼化管理中采用組套條碼的管理模式。要求供應商按我們制定的條碼命名規則打印條碼,粘貼在其供應的器械包上送至醫院手術室;由護士對器械包信息核對無誤后,粘貼新的組套條碼并對其進行消毒,送至手術室;跟臺護士在確定骨科使用耗材之后,會在HIS收費界面掃描所使用的器械包條碼,輸入耗材使用信息進行計費操作;主刀醫生和巡回護士進行計費審核、計費信息提交,計費信息會通過系統傳送至醫學工程處的HRP管理系統;供應商會傳送紙質的清單,再由醫學工程處的工作人員確認相關信息無誤后,完成入庫與出庫,形成使用信息記錄。
供應商平臺使醫院與供應商信息實現交互
對供應商平臺的建立也是醫院信息化建設能力提高的一個表現。醫院對供應商平臺的建立實現了對院內物流管理的延伸,從院內延伸到院外,覆蓋了對供應商的管理,提高了供需雙方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實現了信息共享。
我院使用的這款供應商平臺系統叫做供應寶。醫院通過供應寶審核供應商發來的供貨綁定信息,審核通過后,醫院和供應商就建立了供應關系。醫院還可以通過供應寶醫院端完成對供應商檔案資料和資質證件的管理,醫院可以在供應寶平臺發布供應商證件到期預警和醫用耗材訂單,供應商收到信息后,可以直接通過供應寶供應商端完成證件錄入和訂單信息的錄入,以及向醫院發送訂單的配送信息。此外,醫院也可以通過供應寶給各個供應商發布公告使其配合醫院工作。供應寶與醫院內部的HRP管理系統相連后,供應商訂單管理的實時操作會及時反饋給醫院,醫院也可以通過系統查看訂單送貨信息,完成訂單的入庫驗收,最后雙方還可以通過供應寶進行相互評價。以上信息的發布、查看也可以通過綁定供應寶微信公眾號進行操作,大大方便了各自的工作,增加了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實現了信息的實時交互。不僅使醫院與供應商高效協同,降低管理成本,還使供應商提高了運營效率,提升了服務質量。
專家簡介
薛昕昀:北京交通大學物流管理與工程專業碩士,目前就職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學工程處耗材管理組。先后發表過《骨科植入耗材實時動態監管模式的建立與應用》、《基于數字化信息系統的骨科植入耗材實時動態監管》、《一體化醫院物流管理模式的應用分析》等多篇關于醫用耗材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文章。參與完成了多個醫用耗材管理項目,《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品目分類與代碼》中骨科部分及《醫療器械使用監督管理辦法》儲存管理的制定工作等。